admin 2025-06-08
48
8月2日,经过28轮报价,杭州大江东年内第二宗涉宅地成功“出嫁”,由德信以4.05亿元总价竞得,折合楼面价5164元/平方米,溢价达128.9%。
土地是房企的“粮草”,每年房企都要为来年的房产开发进行一定的土地储备。德信在土地市场上以目光敏锐著称,在杭州市场上的销售业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今年以来,德信除了在大江东拿了一宗宅地外,杭州市区土地储备尚为“零”状态。宁波倒是拿了1宗地。
今年,杭州主城区土地出让如火如荼:2016年上半年杭州土地市场成交金额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达810.1亿元。然而,由于单价已大幅度上涨,可建面积仅名列近八年中第五。高企的地价,让不少开发商像德信这样转而去地价相对较低的新区或省内其他城市拿地。
杭州新区,本土房企新战场
2016年,杭州土地市场的最高楼面价屡次被刷新。市中心、钱江新城、申花、钱江世纪城、萧山市北开发区、未来科技城等多个板块创下区域楼面价新高。
与其留在这些热点板块苦拼价格,不如转身开辟“新战场”。据记者观察,杭州土地市场新兴的“后起之秀”有大江东、崇贤和双浦。
这些新区的潜力也被业内看好。2014年8月28日,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体制调整,拥有与杭州市一级同等的行政审批权限和社会管理职能,财权独立,各项公共服务并轨主城。而且作为产业集聚区,大江东新城目前已聚集了包括长安福特、东风裕隆、西子航空、美国UPS等为代表的45家国内外500强企业。未来地铁7号、8号线都将进驻大江东,而且省一级重点高中杭高也要在大江东设立分校。
经济发达的省内城市,本土房企开始涉足
今年1月28日,位于宁波的国家高新区朱一路西面地块成功出让,现场共吸引了包括港中旅、宁波万科、金地、招商、华润在内的7家房企报名参与。该地块经过74轮的激烈厮杀后由德信地产以6.1亿元竞得,楼面价10488元/平方米,溢价率47.6%。据悉,这是德信地产在宁波的首宗宅地项目,周边已拥有万科·公园里(在售均价20000元/平方米)、宁兴嘉利玫瑰园(在售均价15000元/平方米)、绿城·绿园等,居住氛围比较成熟。
“今年,德信除了首次进入宁波外,在温州也有较多的土地储备。德信现在在拿地方面持游击战策略,即不限定城市,只要觉得有机会就可以。”德信地产常务副总方静表示。
的确,据资料显示,去年底,德信在温州又拿了两宗宅地,分别是瓯海中心南单元B-05地块和梧田西单元B-18地块。据悉,德信目前在温州已拥有8宗地块。
本土房企之所以踏出杭州,去省内二线城市觅地,看中的自然是该地区目前较低的地价和较强的经济基础。比如方正房产,一直在杭州本地开发,开发有方正御星、方正荷塘月色,如今手头项目都已接近尾声,正处于迫切拿地的阶段。最近,方正房产常务副总朱宏波告诉记者,刚去钱江源头——衢州开化看了一块地。5000多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景观资源优越,非常适合开发养老地产。再比如德信地产,去年底在温州拿的两宗宅地楼面地价都在1万元/平方米以下。
作为浙江省内的二线城市,经济基础都不差,像宁波、温州都是杭州房企青睐的城市。而像开化,虽然经济基础略差,但因为有着独特的景观优势,在特色地产的开发方面也让某些房企情有独钟。相比不远万里去外省拿地,本省的政策环境及市场背景更为熟悉,这也是杭州本土房企选择省内城市的重要原因。
杭州市场,外来房企的“天下”?
杭州本土房企之所以尝试“走出去”,也和高热土地形势下,外来房企“攻城掠地”的迅猛态势不无关系。
记者发现,这6宗宅地中有4宗位置还不错:1月天阳拿下佑昌照明地块,地处申花;6月,滨江和保利一齐拿的近江单元宅地,楼面地价35956元/平方米;3月,绿城拿的潮鸣艮山宅地;3月,润和拿的牛田单元宅地。其他两块位置比较偏远,是钱江房产拿下的转塘双浦宅地和宋都房产拿下的下沙大学城北宅地。
而今年的高溢价土地基本为外来房企竞得:除了融创、合景、保利、万科、融信、招商等在杭州已有开发项目的“旧面孔”外,上半年又有4家外来开发商首次进入杭州——信达、和昌、江苏中南以及重庆东原。
记者发现,“面粉贵于面包”,今年出让土地,大多数土地接近或超过周边在售楼盘价格的地价,说明开发商对未来市场价格预期强烈看好。但这种预期也呈现出分化,以本土开发商为主的部分开发商,还是对土地市场过热以及市场可能出现的周期性持谨慎态度。
也许,这种预期的分歧,才是本土开发商尝试“走出去”的真正原因。